10月29日,由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第三届北京国际医药健康创新展览会暨第二十届全国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人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疗保险研究室主任王宗凡;来自全国26个地区近200家医药健康类企业负责人及40个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参会。
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夷征宇、价格统计办副主任耿娓琴参加了会议。
全国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发起于2003年,旨在针对医药行业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研究,集体发声,同时交流各省市医药行业发展情况和协会工作经验,正面良性地促进医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本次大会,来自全国医药行业的会长、秘书长在听取专家对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等报告的同时,还就医药行业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针对当前有关部门制定的某些具体政策规定仍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和产业发展效率。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关于尽快完善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的几点建议”。
1、关于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应体现鼓励科技进步原则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针对企业工艺核查中存在的工艺更改情况不要一刀切,应分类组织生产工艺核对,鼓励药品生产领域的科技进步。
2、关于完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建议。建议:(1)适度放宽基本药物目录中289个仿制药完成一致性评价的时限,由2018年底延长至2021年底。(2)对非基本药物仿制药也设定一个原则性的完成时限,建议结合产品再注册给予企业每个品种5年左右的一致性评价时间。(3)对先行一步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产品给予鼓励,在药品集中采购、安排医保支付价等方面给予优惠。(4)加快解决药品临床试验机构资源不足问题,通过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医疗机构参加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同时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机构承担BE试验任务。
3、关于从国家层面组织中药资源评估的建议。建议:(1)由国家药品监管局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将中药材资源评估纳入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由各部门联合推进此项工作。(2)国家对常用重点品种的中药资源普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以引导中药企业合理制定生产规划和组织新药开发。(3)有关部门可以邀请中药龙头企业参与此项工作,并安排他们承担若干品种的资源普查和评估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