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当前位置:
恒瑞医药跻身“全球医药企业研发管线规模TOP25”列13位
来源: | 作者:shppanet | 发布时间 :2023-08-28 | 93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发布《2023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白皮书,恒瑞医药再次入选“全球医药企业研发管线规模TOP25”,位列第13位,创中国药企在该榜单的排名新高。

此榜单以临床研发规模为指标进行评选,今年上榜企业中,排名前15位的依次是:罗氏、诺华、武田、百时美施贵宝、辉瑞、强生、阿斯利康、默克、赛诺菲、礼来、葛兰素史克、艾伯维、恒瑞医药、勃林格殷格翰、拜耳。恒瑞医药因近年来研发管线数量大幅增加,2022年排名第16位首次进入该榜单,今年排名上升3位。

长期以来,恒瑞医药积极探索新领域,不断拓宽创新边界,持续丰富和进化研发管线,目前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研发管线布局:在肿瘤领域,恒瑞医药研发管线覆盖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DNA修复及表观遗传、支持治疗等广泛研究领域。聚焦优势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恒瑞医药在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科、核药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布局,根据疾病进程,全方位、多器官覆盖,打造长期发展的多元化战略支柱。

同时,公司还自主建立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双/多特异性抗体、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平台,为创新研发提供强大基础保障。

多元化研发管线齐头并进和强劲的技术平台背后,是恒瑞医药持续加码研发的韧性和定力。近十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92亿元,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公司还在连云港、上海、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

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有瑞维鲁胺、卡瑞利珠单抗等12款自研创新药和一款引进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在6月初举办的2023年ASCO年会上,恒瑞医药共有8款创新药的57项研究入选,两项口头报告分别为“双艾组合”治疗子宫内膜癌的Ⅱ期研究和SHR-1701联合SHR2554治疗经治的晚期淋巴瘤和实体瘤患者Ⅰ期研究。

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药在海外上市。目前已开展近20项创新药国际临床试验,其中,“双艾”组合疗法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已进入在美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准备阶段,氟唑帕利等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进入III期。